军民情意深似海——评革命现代京剧《红云岗》

    【作者】秋实

    【期号】197403

    【总期号】110

    【页码】24

    【正文】

    在革命老根据地沂蒙山区,和全国其它革命老根据地一样,每个高耸的山峰,都铭刻着军民团结斗顽敌的丰功伟绩,每个英雄的村庄,都传颂着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佳话。革命现代京剧《红云岗》,从深厚的革命斗争生活土壤里,提炼、概括出英嫂以乳汁救伤员的典型事件,塑造了英嫂这个光辉的英雄典型,谱写了感人肺腑的拥军爱民的颂歌。

    戏剧把我们带到了烽火连天的解放战争年代,我人民解放军在毛主席伟大战略思想指引下,为争取新的胜利主动转移。排长方铁军在胜利完成了阻击敌人的任务以后,负了重伤晕倒在红云岗上,伤势严重,滴水未进,口渴已极,危急万分。在这紧急关头,英嫂用自己的乳汁救了方铁军,并对他精心护理,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从这个普通劳动妇女身上和这个典型事件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人民军队的无限热爱,反映了人民军队深厚的阶级基础。

    以乳汁救伤员的典型情节,有着动人的意境,深刻的寓意。它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群众和人民子弟兵的血肉关系。人民子弟兵是武装了的工农,来自人民,依靠人民。“战士身上衣,人民手中线,战士囊中粮,人民滴滴汗,解放军步步胜利征程远,哪一步也离不开人民支援。”人民群众不仅在物质上全力支援人民子弟兵,而且给予自己的军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英嫂以乳汁救伤员这一英雄行为,象征着人民群众哺育了自己的军队。从本质意义上说,人民军队就是在人民群众的哺育下成长、壮大起来的。

    为什么人民群众“对待亲人解放军,比自己的家,比自己的命都贵重”?为什么英嫂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不怕它火焚家舍,刺刀对胸,也要救出子弟兵”?就是因为这支军队坚决贯彻执行了毛主席革命路线,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这就是我们的人民军队和一切剥削阶级军队的根本区别,这就是我们的人民军队受到人民群众爱戴和拥护的根本原因。

    《红云岗》是写军民关系的。它写了军爱民、民拥军,而侧重点是反映民拥军这个方面。这个重大主题,是通过英嫂这个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体现的。英嫂是革命老根据地一个劳动妇女的艺术典型,在她身上集中反映了根据地人民的共同遭遇和斗争经历。她是一个贫农的女儿,有一本在旧社会受苦受难的血泪帐,有一部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翻身求解放的斗争史。反动统治阶级夺去了她父母的生命,她自己也被逼抵债,“皮鞭下度日月难熬难挨”,是毛主席领导的八路军把她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的锻炼,党的教育和培养,使她懂得了革命的真理,具有了高度的阶级斗争觉悟。正因为如此,当她在无意中遇到负伤的人民解放军排长方铁军时,便不顾一切地去救护。她遇到伤员是偶然的,无意的,但救护伤员却是完全自觉的,是出自对“毛主席领导人民闹革命,求解放靠的是武装斗争”这一革命真理的深刻认识,出自“一心只向共产党”的坚定阶级立场。

    英嫂是革命老根据地群众的光辉代表。她对旧世界和阶级敌人怀有深仇大恨,对人民军队无限热爱,对毛主席战略思想有着深刻理解。她想得深,看得远,为消灭反动派,不怕打破“几个坛坛罐罐”,“纵然是赴汤蹈火”也无所畏惧。我们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按照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纵横驰骋,克敌制胜,就是因为有千百万象英嫂这样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的支持。有了这样的英雄人民,就能够建立起真正的铜墙铁壁,就能够取得进行人民战争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源,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而叛徒林彪,总是不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他竟胡说解放战争时期“群众基础薄弱”,污蔑劳动人民“想的是怎样搞钱,怎样搞米,油盐酱醋柴”。这是他反动的唯心史观的大暴露,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彻底背叛。英嫂的优秀品质和英雄行为,就是对林彪这种无耻谰言的有力驳斥。英嫂还不是一个党员,也还不是一个干部,她的身份是普通的,但是她做出的动人心魄的英雄业绩是不平常的,她的思想境界是崇高的。对革命人民这种伟大的胸怀,林彪之流是不愿意看到也不可能理解的,这就注定了他们是不得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之心的,必然落一个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

    《红云岗》在塑造英嫂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时,把她放在一定时代的斗争环境中,紧紧抓住她对毛主席领导的人民子弟兵无限热爱这一主要思想特征,深入开掘,细致刻画,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第三场《抢救亲人》,从英嫂发现伤员到救护伤员,处理得很细致,很有层次。这场戏,敌人没有出场,但戏剧通过剧本所提供的内容和演员的细腻表演,烘托了一个情况险恶、事关紧急的特定环境,使英嫂抢救伤员的过程成为一个紧张的战斗过程。英嫂在剜野菜时,蓦然发现菜上有血迹,使她非常惊讶,于是顺着血迹寻找,发现了解放军的伤员。当伤员在昏迷中轻轻地呼唤要水时,英嫂发现水壶已空,想到河边取水,但“冷水不能救伤员”,如果回家烧水“路太远,又怕碰见还乡团”。在这特定的条件下,英嫂急中生智,意识到用自己的乳汁可以救伤员,便当机立断,毅然用乳汁抢救伤员。血,水,奶,这三个层次,脉络清晰,细腻深刻。细腻的描绘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英雄人物的思想深度。英嫂找野菜、剜野菜,然后甩掉野菜上的土,这些熟练而细腻的动作,正是为了突出英嫂这个苦水里泡大的贫农女儿的阶级素质。特别是英嫂在灭血迹时那段舞蹈动作,既有浓郁的战斗气息,又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把英嫂对人民子弟兵的阶级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剧情的层层递进,英嫂对人民军队的阶级情意步步深化。为了使方铁军迅速恢复健康,英嫂把家中仅有的一只正在下蛋的鸡杀掉,在“平日里只煮过粗茶淡饭”的炉灶上,“为亲人细熬鸡汤”。红彤彤的炉火,烘托出英嫂对子弟兵的火热心肠。她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多少心里话,要对亲人讲”。以〔慢板〕起调的那套〔二黄〕净场唱段,生动地表达了英嫂对子弟兵的无限关切,“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这一锅“非同寻常”的鸡汤,倾注着多少乡亲们的心意,那一把把蒙山柴,一瓢瓢沂河水,凝聚着多少乡亲们的期望,盼亲人“早日里身强壮重返战场,踏平原越山林去打豺狼”;酣畅地抒发了英嫂的革命理想,“迎来个新中国地久天长”。这一切表明,为了支援人民子弟兵,人民群众做出任何牺牲也是在所不惜的。

    英嫂的英雄性格,不是平面铺叙的,而是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示的。英嫂面对的敌人刁鬼,是一个狡猾、奸诈、残忍、对当地情况十分熟悉的地头蛇,要在他的眼皮下养护伤员是极其困难的。但是,阻力越大,就越能使英嫂在克服阻力的过程中迸发出光和热。毛主席革命路线使她无私无畏,给她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第四场英嫂和刁鬼展开了一场正面交锋。刁鬼为了搜捕解放军伤员,以突然袭击方式闯进英嫂家门进行盘问,旁敲侧击,明讹暗诈,妄图找到进攻的空隙。英嫂早已识破了敌人的阴谋,坦然自若,应对自如,使他无懈可击。刁鬼以其反革命嗅觉,察觉到一锅鸡汤不平常:“不逢年,不过节,熬鸡炖肉的?”“下蛋的鸡也舍得给别人吃?”他满以为从这里抓到了把柄,但他却没料到英嫂转守为攻,反唇相讥:“怎么舍不得,给别人吃了,也比让黄鼠狼子拉了去好!”在这场智斗中,刁鬼陷于无可奈何、狼狈不堪的境地,而英嫂机智灵活、沉着干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性格特征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敌人在一个个阴谋诡计落空以后,便妄图在英嫂的丈夫郑英田身上打开缺口。由于郑英田胆小怕事,在敌人的压力下,思想出了问题,对英嫂救护伤员很不利,因此,争取和教育郑英田便成了英嫂整个斗争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郑英田的思想性格,是由他的中农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他对革命有一定的认识,对毛主席、对党、对人民解放军有一定的感情,对党的政策也有一定的理解,但是,他和英嫂相比,就有很大的差距。第二场的那双军鞋,就是衡量他们夫妻阶级觉悟差异的标尺。“紧要关头分高下,夫妻处事不相同”。英嫂是个苦大仇深的贫农女儿,对人民军队爱得深切,为救护伤员必然奋不顾身。而郑英田虽然也愿意救伤员,但还不能做到全心全意。剧本在突出敌我斗争的前提下,定准郑英田的思想基调,大胆展开、激化夫妻之间的矛盾。第六场《一心向党》中,英嫂对郑英田晓之以革命大义,动之以阶级之情,教育团结了郑英田,使他成为救护伤员、打击敌人的重要助手。这场戏中的夫妻对唱,更丰富了英嫂的光辉形象。

    “战场上多少英雄献生命,才换得解放区水甜山秀万里晴。”戏剧既集中体现了民拥军的深刻思想,也表现了军爱民的生动情景。戏剧所塑造的人民解放军英雄排长方铁军的形象,体现了人民军队对人民群众的无限深情。他在战斗中英勇负伤,仍然忍着伤痛追赶部队,他在山林养伤,心里却时刻挂念在敌人的蹂躏下遭受苦难的乡亲,盼望着早日跃马挥戈,痛把敌歼。他为了减轻英嫂和群众的负担,自己剜野菜充饥。在第七场,戏剧矛盾发展到了最高潮,敌人发现了方铁军的隐蔽处,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英嫂拧哭了自己的孩子,把敌人引向自己。穷凶极恶的刁鬼要把英嫂的孩子摔死,这时,方铁军挺身而出,从敌人手中救出了孩子。一个为掩护伤员,不顾自己和孩子的生命,一个把人民的后代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贵重,英嫂和方铁军这两个英雄人物的忘我牺牲精神交相辉映,使拥军爱民的主题得到了高度升华。

    “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的亲密关系,具有深厚的阶级基础,是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这一伟大真理,在我们的革命斗争史上已得到了有力的证明,并将继续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斗争中得到更有力的证明。可以深信,如果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胆敢对我们发动反革命战争,千万个英嫂会顶天立地地站出来,同人民子弟兵并肩战斗,全歼来犯之敌。

    革命现代京剧《红云岗》,是在一九六四年演出剧目《红嫂》的基础上加工修改的。十年来,在它诞生、成长的过程中,充满着尖锐、复杂的两条路线斗争。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文艺路线指引下,革命文艺战士在学习已发表的革命样板戏的基础上,对这个戏不断加工锤炼,力求达到玲珑剔透,使它以新的面貌登上社会主义文艺舞台。这是京剧革命的一个新成果。斗争实践又一次表明,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敢于斗争,勇于实践,无产阶级文艺革命就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原载《红旗》杂志一九七四年第十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