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纪念《唯批》出版80周年

    【作者】王蝉

    【期号】199002

    【总期号】197

    【页码】47

    【正文】

    内容提要:近十年来,出现了指责和否定《唯批》中关于反映论、哲学的党性、对自然科学家的评价等问题的观点。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对《唯批》缺乏历史的具体的分析造成的。如果能把《唯批》的研究与《唯批》出版的历史背景和所要解决的任务结合起来,这些问题就不难澄清了。列宁写作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反击当时国际国内唯心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基础的进攻,重点是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捍卫一般唯物主义的。虽然当时资产阶级哲学家尽力推崇中间路线,但他们并没有超出唯物唯心的对立,只是把二者机械地掺杂在一起,搞调和折衷。在世纪之交,由于某些物理学家不能由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就形成了他们科学上是伟大的、哲学上是渺小的这一事实。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简称《唯批》)出版已经80周年了。它的出版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和我国学术界一向重视《唯批》的学习和研究。以往对《唯批》是崇敬的、认真学习的态度,但也存在一种不够健康的倾向,即忌说书中的局限,对书中所说原理的解释和运用有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这种把《唯批》崇拜为圣书,否认它的局限性,把书中一切都说成绝对正确的态度是错误的。近十年来,对《唯批》的态度有所变化,不论在国内或在国外指责和否定《唯批》的观点广为流传,说列宁的反映论是机械的、直观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倒退;列宁关于哲学党性原则的论述是把复杂的哲学问题简单化;列宁对某自然科学家的哲学观点的批判是打棍子、戴帽子。这种对《唯批》的否定态度,也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应当经常反对这两种倾向,当前首先应当反对后一种倾向。现就当代某些学者对列宁书中几个主要问题的争议,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列宁的反映论和当代的争议

    列宁在《唯批》中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明确指出:反映论就是思想反映存在的理论,也就是承认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是物质的反映;反映论对唯物主义十分重要,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唯物主义一切论断的基础,没有反映论也就没有唯物主义,为了划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认识路线的界限、必须坚持反映论。

    有人认为列宁的反映论是直观的、机械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倒退;反映不是人类认识的本质属性,选择才是认识的本质属性。《现实主义和反映论问题》一文提出:“马克思把能动性的原则从唯心主义那里夺过来而导入唯物主义体系,……列宁的观点却是从这个立场后退了。”①;《认识论定义新探》和《反映论的实质和发生认识论的启示》认为:“在《唯批》一书中,列宁曾经作出了‘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的‘假定’。长期以来,一些人把这种观点当作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新贡献加以发挥,但实际上,它并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它是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引申”②,“认识的本质属性不是反映性,而是选择性”③,“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质是实践论。实践论和反映论有原则区别,这种区别就是新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间的区别。”④

    把列宁的反映论等同于机械的、直观的反映论是错误的。事实上,列宁并没有停留在原有的刺激反映这种直观的、机械的反映上,而是在总结新经验、新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方式把认识论推向了新的质态,摒弃了反映论的直观性和机械性。

    列宁在坚持一般唯物主义反映论时作出了“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的结论”,除了坚持一般唯物主义反映论以外,又特别强调了反映的辩证性、能动性。列宁指出:“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⑤列宁又把机械的反映论和能动的反映论区分开,并坚决地维护了能动的反映论。他说:“正是这个‘这样或那样’就把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者杜林同辩证唯物主义者恩格斯区分开了。……为了向前推进唯物主义……必须善于辩证地提出和解决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问题。”⑥列宁还确定了反映论的基本观点是实践,并强调了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以便和形而上学唯物论、唯心论、不可知论划清界限。“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⑦列宁还用辩证的、能动的观点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⑧在列宁看来,物质和意识、反映者和被反映者的对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肯定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是绝对的,这就坚持了一般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的基本观点。同时又阐述了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除了物质决定意识外,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并能通过实践改造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对物质能起决定作用。物质和意识对立的相对性,其内涵就是指反映的能动性。这几点虽不是列宁能动反映论的全部,但它已能说明列宁反映论的能动本质。

    尽管事实可以充分地证明列宁的反映论是能动的、辩证的,但也应该看到列宁在《唯批》中所强调的重点是反映论本身,而不是反映论的能动性,这也是事实。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所要解决的任务,决定着列宁必须这样作。

    一本著作都是时代的产物,尤其是经典著作。列宁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才写这本书的。当时面临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转折时期。物理学的新发现使牛顿力学的旧框架不适用了;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为了维护其政治上的统治,资产阶级学者推崇马赫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趁机用马赫主义修改或代替马克思主义;在俄国随着1905年——1907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失败,反动势力猖獗,思想领域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也成为时髦。当时危害最大的是布尔什维克党内一部分人把马赫主义说成是最新自然科学的哲学,最新实证论哲学,并企图用马赫主义哲学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者把马赫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调和起来。这种思潮的欺骗性很大,不及时揭穿必将影响一些党员和革命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使革命事业受到损失。因而当务之急不是使唯物主义向上发展,而是要联合新旧唯物主义共同作战,强调他们之间的一致性,以捍卫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列宁作为革命者、政治家,在历史的那个特定年代,为了捍卫党的思想理论基础,把自己的最大注意力集中在与危害党的思想理论基础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斗争上。根据这个需要问世的《唯批》,有针对性地、明确地就唯物主义的基础问题作文章,反复地、多角度地论述“一般唯物主义”原理同马赫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一般唯物主义”这个概念在《唯批》中频繁出现,与此类似的提法共达十余处之多,决不是偶然的。为了论证一般唯物主义原理,《唯批》在引证其他唯物主义者的观点时,采取的或强调的是唯物主义的共同点,而较少注意他们的差别;在涉及旧唯物主义者狄德罗、费尔巴哈、杜林等人的观点时,所着重指出的是他们与马克思、恩格斯观点的一致性,很少或不提他们观点的局限性;在正面论述和阐释马克思、恩格斯观点时,所强调的是他们与一般唯物主义者观点一致之处,而不是强调他们高出于旧唯物主义者的地方。《唯批》的全部论述,正是以对唯心主义荒谬性的批判和揭露,坚决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唯批》的实际论述中,要大量地、反复地强调客观存在,强调意识是对外部事物的反映、认识与事物相一致,这些“一般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思想。

    列宁为了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着重强调所有唯物主义的共同点,这确实是事实,但这并非全部事实。列宁虽然重点是强调一般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但这并不就是机械论,把反映论和机械论等同,是对反映论的歪曲。从一般反映论出发,可能走向机械论,也可能走向能动论。列宁和旧唯物主义不同,他从一般反映论出发走向了辩证的、能动的反映论,而不是直观的机械论。以偏概全不可能对《唯批》作出正确的评价。

    认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属性是选择,而不是反映,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才是反映的观点,是犯了在唯物主义认识论中把反映和选择对立起来的错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本质差别表现在机械性和能动性的对立,而不是反映和选择的对立。反映不仅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属性,也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属性。“反映”在体现和揭示认识的真正本质上是不可缺少的。任何认识都内含着主体因素的作用和客体因素的作用,在认识中,主体不断影响客体又不断向客体接近,从而在思维中不断把握客体,客体也在主体中直接地或曲折地映现自己。这种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能动表现形式就是反映。反映不是消极的,它不是实物在镜子中的机械折射,不是单纯地接受外界提供的感性信息,而是反映者合乎目的地选择和再现对象的特征的活动,表现为能动性、创造性。

    “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即反映的特性。”这是列宁反映论的基本论点。反映作为物质的普遍特性是随着物质组织的发展而发展的。在物质组织的进化中,物质的反映特性是不断地以愈益复杂的和就其组织层次来说愈益高级的形式发展的。今天大多数现代科学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不承认自然界在它最初发展时起就有反映特性,那就不能理解自然界。因为任何一个事物,如果不考虑他周围的情况,它本身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这种观念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愈来愈重要了。信息论就同这样的思想有密切关系。现在承认信息过程在整个自然界都存在。承认信息的普遍性实际上也就是承认了反映的普遍性。现代科学越来越揭示出反映的基本作用。不同事物的联系是通过信息从一种状态传递到另一种状态进行的,而这种现象是物质的一切状态所具有的。这就说明反映本身就包含能动性、创造性,能动性、创造性并不排斥认识的反映本性。

    能否用选择代替反映呢?回答是否定的。选择无疑也是认识论的重要范畴,选择性是认识的固有的基本属性。但是选择与反映,在认识论中处在不同的地位上。选择是从认识的具体结构和认识功能上来考察和揭示认识过程的特点的,它表征认识特定层次上的具体环节的认识特征。反映则是在认识论总体的本质层次上确立自己的位置的,它是从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的高度来表征人类认识活动中这一最基本关系的本质特征的。把选择作为认识的本质是错误的,因为选择体现着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的特征。若把这些特征规定为认识的本质,就会忽视主体及认识的受动性方面,使主体能动性绝对化,变成一种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东西,从而偏离人类认识的客观本质。认识的发展史表明,主体的产生和形成,不过是一个受制于特定客观物质内容和历史的环节而已。这就决定了主体不可能摆脱历史条件的根本制约而随心所欲地选择,而只能在历史条件所提供的可能的范围内进行有条件的相对的取舍。选择性只是表明人类认识过程是以自觉形式实现的,而并未改变主客体之间反映与被反映的基本关系。选择固然表明认识的能动特征,但却没有包含选择的内在的客观基础,如果承认选择的对象的客观性及其对选择的内容、形式的最终决定作用,这就承认了反映是认识本质属性的结论。选择是不能超越反映而成为认识的本质属性的,因为即使在主体进行选择的时候,也不能超越客体对其选择的内在制约性,否则必然走向唯心主义。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⑨列宁也说:“如果不承认那种认为人类意识反映客观实在的外部世界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就必然会主张不属于任何人的感觉”⑩。

            二、哲学的党性原则和当代的争议

    列宁在《唯批》中第一次明确、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哲学的党性原则。“不能不看到哲学上的党派斗争,这种斗争归根到底表现着现代社会中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最新的哲学象在两千年前一样,也是有党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实质来说,是两个斗争着的党派。”(11)这是对哲学党性原则的概括,内蕴着什么是哲学的党性,党性和阶级性的关系以及怎样坚持哲学的党性。

    有人认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是有条件的,当哲学发展到马克思主义阶段,唯物、唯心就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超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上,因为马克思主义把实践作为自己哲学的基础。例如,《再论实践观点的超越性本质》一文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再也不能被容纳于传统的唯物论与唯心论派别对立的模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秘密、变革的实质,恰恰就在于对唯心论和唯物论对立的超越。”(12)《葛兰西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解》一文说:“葛兰西既不承认唯物主义也不承认唯心主义,而是认为应该超越这两种理论,使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达到一种统一。……葛兰西的这个基本观点正是他的哲学思想的精髓,其中表现出他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13)这就把哲学的党性局限在一定的哲学范围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成是超党性的;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可以调和的。

    列宁在批判马赫主义标榜他们的哲学是超唯物唯心之上的、最无片面性的哲学时指出,任何哲学都是有党性的,因为当一接触到认识论所要解决的整个人类知识的泉源问题时,只能有两种回答,“作为知觉的泉源是客观实在吗?如果你回答说是,那你就是唯物主义者。如果你回答说不是,那你就是不彻底的,你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主观主义、陷入不可知论”(14)。关于认识的源泉问题是个“认识论的老问题”,“这一问题从一开始有哲学就被提出来讨论了”,“是不会陈腐的”,不论创造什么新名词、术语,都不能回避物质和意识何者第一性的问题。这里总有个名词、概念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呢?还是它本身就是客观实在?是否承认客观世界是概念的泉源,这是划分哲学派别的关键。

    哲学不同于其他科学,其它科学或者只研究物质现象,或者只研究意识现象。而哲学则不同,它对物质和意识都进行研究,从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中同时进行研究。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整个世界中的最基本的关系,它囊括了所有现象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最普遍的意义,是事物的本质、共性。列宁说物质和意识是广泛已极的概念,因此,在给物质和意识这两个概念下定义和确定两者的关系时,首先要把二者绝对的对立起来,即确定何者是第一性的,除此不可能有另外的公式。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不能超越也不能调和。“莱伊所以陷于混乱,是因为他给自己提出了一个无法解决的任务:‘调和’新物理学中的唯物主义学派和唯心主义学派的对立。”(15)“在一切马赫主义者的一切著作中,象一条红线那样贯穿着‘驾凌’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上、超越它们之间‘陈旧的’对立的愚蠢愿望。”(16)“调和”或“超越”唯物和唯心的对立是“无法解决的任务”。

    “调和”或“超越”的实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进攻的产物。他们一方面要歪曲地运用自然科学新成果,否定意识之外的物质;另一方面制造新名词、术语以标榜自己的哲学超出唯物唯心之上,是最新自然科学哲学,以达到欺骗读者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曾被列宁批判过的马赫主义是这样,之后许多资产阶级哲学流派都以超党性自居,用把马克思主义和唯心主义相调和的手法传播唯心主义,如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等。事实上最新自然科学并没给超党性的哲学提供任何证据。马赫主义者用电子的发现论证物质消失了,运动还存在。事实是,虽然电子的质量随着运动的情况不同而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依然是在我之外的物质现象的变化,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只能证明人们对物质特性的认识深化了,而不能证明物质消失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并未提供物质消失的论据。尽管哲学必须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但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和意识对立的绝对性这一点上,只能被科学的发展不断证明,而不能被推翻。

    列宁在《唯批》中虽然重点是强调唯物唯心的对立,但他也承认哲学中客观存在着的中间路线。在近代哲学中出现中间路线是大量现象,能否由此得出结论说,中间派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调和起来了呢?不能。因为中间派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派别,他们“机械地把贝克莱主义的一些片断言论和自发地站在唯物主义认识论立场上的自然科学的见解掺杂在一起”(17)。中间派搞折衷调和,但他们并没有把二者调和起来,只是把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混在一起,其比例不同。“有时会特别强调这种混合物的这一因素,有时会特别强调它的另一因素。”①⑧

    中间派是在哲学发展的曲折道路上产生的。古典哲学主要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走向帝国主义阶段,哲学由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转向认识论的问题,即主客体的关系问题。这说明哲学基本问题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由非此即彼的本体论转向二者统一的认识论。资产阶级哲学家抓住了认识论问题,推崇主体,主体决定客体。中间派就是在这种转化中产生的。列宁抓住了这种转化,把认识论和本体论结合起来,本体论深入到认识论,认识论仍然有个谁决定谁的问题,有个认识的泉源问题。这就是在认识论中坚持哲学的党性问题,运用党性原则抓住中间派能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地方,引导他们走向彻底的唯物主义,克服他们的动摇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基础,但并没有把物质溶化在实践中,似乎在实践之外就没有物质的存在问题。相反,马克思主义仍然强调“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存着”(19)。马克思主义把实践看成整个现存世界的基础,是人类劳动在不断地改变着物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但马克思主义并不因此就否定实践之外的自然界,因为在任何时候劳动都必须以物质自然界的预先存在为前提。马克思主义以实践观点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的时候,从来也没有用实践第一性的原则取代物质第一性原则。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一切变化的主体”,是人的全部实践活动的最终基础和对象,因而是哲学的最高范畴。而实践依附于物质本体,它同运动一样是一个属性范畴,是物质运动在社会形态上的特殊表现形式,它本身不能成为脱离物质载体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实践必须以物质,以人作为它的承担者和前提。片面夸大实践的地位和作用,颠倒物质和实践的关系,人为地把实践从属性、中介性变为实体,从而使实践成为脱离物质并反过来创造自然和人的神化了的绝对,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并非超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对实践既可以作唯物主义解释,也可以作唯心主义的解释。德国古典哲学从康德到黑格尔和后来的老年黑格尔派的“实践的哲学”,青年黑格尔派的“行动的哲学”,以及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实践观都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与此相反的观点是立足于现实历史基础上,不是从观念而是从物质出发解释实践,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正如马克思所说“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20)可见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说成是超唯物唯心之上的观点,是错误的。

    列宁关于哲学党性原则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有人不同意把哲学中的派别划成两派,并认为《唯批》的党性思想开了打棍子、扣帽子的先例。哲学上确实有多派,但唯物和唯心是最基本的。两个派别划分的逻辑来源是物质和意识何者第一性的问题,承认这个基本问题,就要承认党性。哲学的党性原则是哲学发展历史的高度概括,是不可能被推翻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为无产阶级服务,又要是科学的,是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只有在马列主义关于党性原则的指导下,才能达到科学性。哲学派别的划分是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化,要正确运用列宁关于哲学党性原则的观点,才能达到对哲学派别的科学划分。列宁虽然强调党性,但并没简单化,而是进行了辩证的分析,科学的划分。

           三、列宁对自然科学家的评价及当代的争议

    列宁对自然科学家的评价是:在现代物理学中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两个派别的分歧是哲学上的,而不是物理学;分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物理学唯心主义学派没能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提高到辩证唯物主义造成的;列宁把物理学唯心主义者彭加勒称之为“卓越的物理学家,渺小的哲学家”。

    《哲学与自然科学》一书认为:“把一种物理学称之为‘唯物主义物理学’,又把另一种物理学称之为‘唯心主义物理学’或‘物理学唯心主义’,就是把物理学本身同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哲学解释混在一起了。”(21)“我们过去动不动就给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简单地扣上‘伟大的科学家,渺小的哲学家’的帽子,而这样做,很少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有所帮助。”(22)《关于物理学危机问题的沉思》一文说:“不应把彭加勒这位‘敏锐的深刻的思想家’说成是‘渺小的哲学家’……这种在科学中以哲学观点划线的作法在实践中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后果。”(23)另有一篇文章认为,“有一种‘习惯’的‘经典’的观点认为:……现代自然科学常常是由一些哲学上渺小的科学家推动的……一个人在科学上取得了成果,怎么能用‘渺小’来概括指导他进行研究的哲学思想呢?”该文接着写道:“方励之的这些言论击中了由‘伟大的科学家,渺小的哲学家’所派生出来的错误的行为和观念的要害,为自然科学家甩掉了一个个的精神包袱。”(24)

    上述观点认为,列宁把自然科学家区分为唯物、唯心两派是不正确的,会带来思想混乱,在实践中产生不良后果;认为用“伟大的科学家,渺小的哲学家”评价有关自然科学家,是扣帽子,给他们背上了精神包袱。

    实际上,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家,从认识论上划分为两派,并非列宁的主观臆断,而是对当时存在着的现实情况的反映,列宁在第五章用四节的篇幅论述了物理学中两个派别在英国、德国、法国和俄国的表现,这是一股国际思潮,在不同的国度里,这一斗争各有其特点和具体表现形式,但总的来说,斗争都是沿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基本哲学路线进行的,而且斗争是不可调和的。当时两派的分歧是:“一个学派承认为我们的理论所反映的‘最终的’(应当说:客观的)实在,而另一个学派则否认这一点,认为理论不过是经验的系统化,经验符号的体系等等。”(25)“重要的是出发点”,由于物理学家对物理学新发现上升到认识论的出发点不同,必然出现唯物和唯心的分野。列宁完全合乎事实地、公正地把物理学家从认识论上予以区分。当时的物理学界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的发现推翻了原子是物体的最小单位的观点;电子的双重质量(电磁质量和机械质量)突破了质量不变的原理;伦琴射线,拍克勒尔射线和放射性元素等的发现,也相继推翻了物体的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等等旧观念。面临着物理学领域这些革命性的新发现,一些虽然站在自发的唯物主义立场上,但不懂得辩证唯物主义,死抱着形而上学的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家,惊慌失措,悲观失望;另一些物理学新思潮的代表者虽然对新发现采取欢迎的态度,嘲笑和反对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但他们不是从机械唯物主义提高到辩证唯物主义,而是从绝对主义走向相对主义,得出错误的唯心主义结论。他们认为,旧理论被新的实证事实所推翻,意味着物理学理论的客观价值被否定,以及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被抛弃。列宁指出:由于物理学家们不能从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提高到辩证唯物主义,因此,在物理学的新发现面前,不能对科学理论的发展作唯物辩证的解释,而陷入了唯心主义。列宁对物理学界的科学分析,给唯心主义哲学家利用物理学的新发现向唯物主义发动的进攻以有力的回击,并向自然科学家们指明,必须自觉地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才能防止和克服唯心主义,使自然科学沿着正确的路线发展。

    列宁曾用“伟大的物理学家,渺小的哲学家”评论过物理学家彭加勒。有人认为列宁的评论是不公正的,是扣帽子、打棍子。因为在他们看来,伟大的科学家,必定是伟大的思想家,渺小的哲学家怎么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呢?实际上,它们的关系是复杂的,而不是线性的等价关系。彭加勒确实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依据当时大量的实验事实早在1895年就提出象相对性这样的原理应该是普遍必要的。又分别在1898、1900年研究了用交换光信号确定两地同时性的问题,并预见到“也许我们将要建造一个全新的力学,……在这个全新的力学内,惯性随速度而增加,光速会变为不可逾越的极限。原来的比较简单的力学依然保持为一级近似,因为它对不太大的速度还是正确的,以致在新力学中还能够发现旧力学”(26)。但他确实也是一位渺小的哲学家。“渺小”是指他的哲学观点的唯心主义。列宁说:“在彭加勒看来……自然规律是人为了‘方便’而创造的符号、记号。”(27)《彭加勒哲学思想述评》中引用了彭加勒的话:“‘凡不是思想的东西,都是纯粹的无;……断言存在思想以外的事物,是一种毫无意义的主张。’……‘思想只不过是漫漫长夜中的一线闪光而已。但是,正是这种闪光,即是一切事物。’”(28)这是十分明显的唯心主义观点,也正是他的“渺小”之处。爱因斯坦对马赫也曾作过类似的评价:“马赫可算是一位高明的力学家,但却是一位拙劣的哲学家。”(29)

    从总体来看,列宁对自然科学家是尊敬的,列宁谈到的一些自然科学家是科学界的精英,有的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所以是伟大的。对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列宁有分析地对待,有的肯定得多些,有的否定得多些。书中主要是批判马赫的唯心主义,批判是对的。马赫哲学除了唯心主义外,还有唯物主义成分,列宁也予以肯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要和自然科学家结成联盟,哲学家要向自然科学家学习,哲学家要求自然科学家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作到这一点必须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不能模棱两可;另外要对自然科学家与人为善,方式灵活,用语恰当,尽量避免使用尖刻、挖苦的语言。要严格区分哲学观点和政治观点,要最大限度地团结大多数人。

    80年前列宁在《唯批》中批判过的一些观点,现在又被国内外某些学者抬举颂扬。为了弄清是非、真伪,应该重新读读《唯批》,以利比较鉴别。但我们决不能以机械的、教条的态度学《唯批》,因为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必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学习要与现实情况相结合,把坚持和发展统一起来,这才是学好《唯批》唯一可取的科学态度。

    正文注释:

    ①《现实主义和反映论问题》,《文汇报》1988年7月12日。

    ②、③《认识定义新探》,《哲学研究》1986年第10期。

    ④《反映论的实质和发生认识论的启示》,《红旗》1987年第18期。

    ⑤、⑥、⑦、⑧、⑩、(11)、(14)、(15)、(16)、(17)、(18)、(25)、(27)《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50年版,第92、124、134、139—140、347、360、118、298、342、31、203、279、158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85页。

    (12)《再论实践观点的超越性本质》,《哲学动态》1989年第1期。

    (13)《葛兰西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解》,《光明日报》1989年7月17日。

    (19)、(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0、43 页。

    (21)、(22)《哲学和自然科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0、85页。

    (23)《关于物理学危机问题的沉思》,《江汉论坛》1985年第7期。

    (24)《方励之——共和国需要这样的学者》,《自然辩证法通讯》1986 年第6期。

    (26)《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中的两个学派》,《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 年第6期。

    (28)《彭加勒哲学思想评述》,《自然辩证法研究》1985年第3期。

    (29)《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69页。

    【责任编辑】陈绍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